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疫情的进展 影响当前油价变动的关键因素分析
点播: 2020-07-28
沙特、俄罗斯两国在缓冲低油价方面均具有各自的优势,俄国政府财政已连续数年处于盈余状态,沙特虽持续赤字,但其外汇储备丰厚,低油价对其贸易经常账的影响有限。因此,美国页岩油行业首当其冲面临低油价带来的压力。然而,美国对减产联盟的呼吁及干涉所产生的效果超出预期,催生了后续多方重回谈判桌的可能性。
图为沙特油价盈亏平衡
图为俄罗斯财政余额(单位:10亿卢布)
4月上旬,原油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减产协议达成,参与的国家除了沙特、俄罗斯代表的OPEC+以外,还空前地纳入了G20成员国。G20能源部长会议的召开也意味着G20首次参与到原油市场维稳的工作中来。根据协议框架,OPEC+减产970万桶/日,非OPEC+的G20成员国减产500万桶/日,其中美国、加拿大减产370万桶/日,其余G20成员国减产130万桶/日。
政策落地初期,以上减产行动的执行窗口为5—6月。在6月举行的会议上,各成员国决定将现有减产力度维持至7月底。在随后的5个月期间,OPEC+将减产770万桶/日,2021—2022年4月份将减产580万桶/日。这意味着曾导致市场产生悲观预期的其中一主要原因已消除,虽然4—5月期间需求萎缩幅度在1500万—2000万桶/日之间,但按照以上力度执行减产仍推动了供需格局的良性发展。
通过对美油和布油的远期结构进行观察可以发现,二者深度contango结构在4月下旬发生扭转。4月21日,美油M1-M2价差达到-58美元/桶,布油M1-M2价差达到-3.79美元/桶。时至6月23日,前者修复至-0.14美元/桶,后者修复至-0.1美元/桶;过程中,美油及布油均阶段性呈现近月小幅升水的现象。由此可见,自实行减产以来,市场供需格局已出现了明显的改善。
C 负油价是市场风格转变的标志事件
WTI5月合约最后交易日结算价收于-37.63美元/桶,下跌55.9美元/桶,跌幅超过300%,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,其中之一便是市场可用库存不足。原油作为全球主流大宗商品,其工业消费属性导致市场对其的常识性认知是永远不会转负,这种认知却恰恰被打破。产生此种空前的历史性行情的原因,除了市场早有预期、性质早已确定的疫情、供需、经济等因素以外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临近交割时盘面多空博弈完全失衡所致。4月美国原油市场面临溢库危机,当传统的岸上罐库完全饱和,意味着石油生产商出产的石油将无处存放。这使多头在交易过程当中具有刚性平仓需求,从而造就空头打压价格的绝佳机会。
2/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