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大报

300位顶尖金融专家和高手来重庆,就为这件大事

点播: 2017-11-21

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,建成金融业发达的金融中心,是一座城市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。近年来,包括重庆在内的不少城市都竞相制定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,并为之全力以赴。



11月18日,“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”在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举行,国内300余名金融界专家学者及行业人士齐聚一堂,就重庆金融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蓝图、金融监管、金融改革等话题进行交流。



看看这些大咖们都说了啥  

“胆子放大点”

按照《重庆市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重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是:到2020年,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。


不过,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看来,重庆建设金融中心“胆子要放大点”,其目标应该是力争实现金融中心的国际化。


倪鹏飞认为,重庆建设区域性专业化国际金融中心,比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更有优势——虽然相对于周边其他省市,重庆金融业规模相对较小,金融人才和金融科技等要素相对缺乏,但重庆却拥有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、中新(重庆)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、中国(重庆)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等多重战略机遇,可以在改革开放、制度创新等方面比其他地方走的更远。



“这种情况下,国际化才是重庆差异化建设金融中心的最优选择,既可以避开兄弟省市的竞争锋芒,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。”倪鹏飞称。


“不走寻常路”  

对于重庆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前景,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认为,随着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越来越发达,这一蓝图实现的可能性很大。


论坛上,部分与会专家表示,重庆建设金融中心要有耐心,不能一蹴而就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建议,重庆建设金融中心,应该是一步一步、踏踏实实地建成国内金融中心,再去筹谋建设国际性的金融中心。正所谓,欲速则不达。

  


对此,有专家提出重庆建设金融中心的“三步走”战略,即依次建成“长江上游的重要金融中心——国内重要金融中心——区域性专业化国际金融中心”,循序渐进。


在具体建设举措方面,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建议,重点就是要与众不同“不走寻常路”,做其他地方没有或不能做的,


比如在当前跨境结算已有很好基础的情况下,重庆可尝试:

建设跨境结算中心;抓住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机遇,申请建设“一带一路”金融国际化试验区;依托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,申请建设自由港和离岸金融中心;深化中新(重庆)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

......


嘉宾们说

1、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、十九大报告起草组成员徐林:



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表述之一,其重点是推动质量、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。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,金融业务必须以全球化视野来配置资产,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地投融资服务。


2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、首席经济师王远鸿:



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较慢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种制约等限制,因此我国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,要切实落实好各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措施;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,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,促进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。


3、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:



  结合重庆金融发展现有优势,重庆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定位,应明确走国际化路线,以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。


4、东兴证券董事总经理、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:



当前国家要求金融活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。以此为参照,境外金融活动也将实现类似回归,即扭转资本输出方向,专注于资产管理业务,而部分转向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金融活动,要围绕重大项目开展人民币投融资。 


5、苏黎世财产保险(中国)有限公司董秘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力骁:



金融业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产业,它的潜在风险在本质上可能没有太大变化,但互联网是全新的东西,金融通过互联网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地进行迅速扩张,其前端营销机会被迅速放大,后端风险管理的漏洞也会因为海量数据的涌入而被同时放大。如何尽早甄别互联网金融风险,需要监管层、行业、消费者甚至媒体界共同努力。 


6、洪泰基金创始人、洪泰资本控股董事长盛希泰:



当前重庆已具备成为投融资高地的良好基础,接下来需要加强从提高金融机构集中度,提高股权投资活跃度,支持实业、协同产业发展,充分释放政策红利,建立金融人才支撑体系等5个方面建设力度,以此建成西部地区投融资高地。

上一篇:关注丨电商扶贫还有这种操作?难怪省领导点赞!

下一篇:关注丨贵州万条河流(河段)共设2.4万名河长